淨業修持篇11 專修圓修分析1
善導專修淨業,可名表專一心。永明萬善圓修,何名遮專一心。直是一錯到底。當云淨土法門,修有專圓。由眾生根器不一,致諸祖立法不同。善導令人一心持名,莫修雜業者。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,故示其專修也。永明令人萬善齊修,迴向淨土者。恐上根人行墮一偏,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,故示其圓修也。 — 增廣文鈔·復永嘉某居士書二 …全文
淨業修持篇12 專修圓修分析2
問:竊聞一句彌陀,普被諸根。豎徹五時,橫賅八教。六度萬行,無不包羅。依之成佛,綽有餘裕。何以專修僅限於中下,上根又慮其墮偏,則與普被賅徹等義,似有抵牾乎。弟子愚昧,敬請明誨。答,汝何得以圓話作偏說。一句阿彌,法法全該。上根不能超出其上,中下則由其專精,故能獲圓益。上根能圓修,若偏專修,亦非不可。但於建化門頭,或恐不能普攝諸根也。汝先之志,其大無外,至今尚作此偏見,則其見理未能透徹之所致也。 — 文鈔三編補·復念佛居士書二 (附原問) …全文
淨業修持篇13 專修圓修分析3
修行唯隨己身分而立功課,非可執一以論。但決定不可不依信願念佛,迴向往生一法耳。一門深入,萬善圓修均可。若棄捨淨土,於別種法門一門深入,並萬善圓修,均不可。以仗自力,決難現生了脫故也。 — 文鈔三編·復謝慧霖居士書七 …全文
淨業修持篇14 示間斷夾雜
念佛之外,第二念,夾雜,難以枚舉。舉其正者,如求大徹大悟,得大總持等。非指發願為第二念,為夾雜也。須知淨土一法,以信願行三法為宗。行如車牛,願如御者,信如前導。導與御者,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。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願。又不念佛時,亦不可泥。縱令一念萬年,不妨日有起止。若謂有不念時,有發願時,便成間斷夾雜,便難成辦。試問此一心念者,亦曾見色聞聲,著衣吃飯,舉手動足,與否。若有,彼既不間斷夾雜,此何獨間斷夾雜。若無,除非法身大士。然法身大士,端居一處,而現身塵剎。其間斷夾雜,將不勝其多矣。 — 增廣文鈔·復濮大凡居士書 …全文
淨業修持篇15 淨土解行1
善導和尚云,若欲學解,從凡夫地,乃至佛地,一切諸法,無不當學。若欲學行,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,專精緻力,方能速證實益。否則經劫至劫,尚難出離。所謂契理契機之法,無過信願持佛名號,求生西方。 — 增廣文鈔·復鄧新安居士書 …全文